近日,尿素三胺车间紧盯安全生产中的瓶颈环节,以精准化工艺调整为核心抓手,成功攻克汽提塔窜气及关联工艺难题,有效提升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,为车间持续稳定生产筑牢坚实安全屏障。
车间建立“纵向贯通、横向协同”的内部双向交流机制,结合日常生产经验,同步联合技术人员强化工艺参数监控与数据分析。针对中压系统压力频繁波动、尾气洗涤器运行压力异常等问题,通过系统性排查,精准锁定汽提塔“窜气”为核心诱因。随后,车间迅速组织操作人员组成攻坚小组深入生产现场,将汽提塔液位调控作为主要突破口,以“一线实操经验+工艺理论分析”双轮驱动,双向协同、反复调试。经多轮参数实测交叉比对,最终确定了最优液位控制区间,并同步固化操作标准,形成了一套可落地、可复用的标准化作业规范。
通过实施固化操作标准,出液温度由175℃稳定下降至172℃,中压系统运行平稳,超压风险得到有效管控,尾气洗涤器参数达标,“窜气”现象彻底消除,各项指标均符合且部分指标优于生产工艺要求。此次工艺调整不仅成功破解生产难题、消除安全隐患,更为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积累了实践经验。
今后,尿素三胺车间将系统总结本次攻关的经验与成效,持续推动成果转化与提升,深化工艺精益管理,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。